在1944年到1948年底,大運河河北省滄州段有支“紅色娘子軍”,她們在天津與青縣之間的運河上,冒著生命危險,秘密為八路軍、解放軍運送重要物資。
“這就是大運河上的紅色娘子軍!”80歲的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村民劉子江拿起一摞資料介紹。資料全部手寫,有的上面還貼著照片:資料上的照片,大多為舊照,泛黃的黑白相片上,是一張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清秀臉龐。
▲劉子江老人整理大運河上的“紅色娘子軍”檔案
抗戰時期,劉家三姐妹就走上了“刀尖上舔血的貿易線”1944年的一天,劉云峰的長女劉桂珍,帶著兩個妹妹——國榮和國珍,早起帶上父親提前準備好的小包袱,她們從人和鎮村買賣街的茂生堂藥局出發,一路步行向北,到天津地界,過九宣閘,找一位秘密接頭人。接頭人在她們身上藏好東西后,稍事休息,又踏上歸程。一路上,三姐妹非常忐忑,不斷重復父親教給的話:“如果路上被人查出東西來,一定咬死一句話:東西是給警察局張局長帶的……”所幸,一路無事,她們平安到家。與她們一起平安到達的,還有藥品、電池等物品。劉云峰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包袱里,悄悄出了門。那一年,劉桂珍15歲,劉國榮14歲,劉國珍13歲。她們的父親劉云峰公開身份是茂生堂藥局的二掌柜,實際上是中共地下黨員。當時,日軍嚴密封鎖抗日根據地,為冀中區尋找、運送物資,是劉云峰的秘密任務之一。人和鎮村位于青縣與天津交界處,既靠近冀中、冀魯邊兩個抗日根據地,又與日寇占領下的大都市天津接壤,地理位置特殊。青縣與天津之間,被稱為刀尖上舔血的貿易線。尤其是運河上靜海的九宣閘與人和鎮村的開關橋,日軍盤查得很嚴。如果查出違禁品,輕則打人扣貨,重則關進監獄、格殺勿論。經過各方考慮,最終劉云峰把秘密運送物資的任務,交到了3個女兒手中。“桂珍大姑曾經說過,那時她們姐妹幾個都是農村的小姑娘,隱蔽性強,不引人注意。再加上當時在橋上負責看守的一個漢奸小隊長是人和鎮村的,他值班時會對村里人網開一面。即使被查到,她們事先編好了一套說辭,也總能蒙混過關。”劉子江說。解放戰爭時期,更多姐妹面對危險勇敢不懼抗戰勝利后,國民黨部隊進駐靜海、青縣等交通要塞,并大肆進犯解放區。當時,解放區掌握著糧食、布匹等資源,但缺少藥品、電力等資源。為解放區運送物資,變得更為迫切。人和鎮村的女子運輸隊,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壯大起來的。2022年7月采訪當年娘子軍的成員、90歲的張素貞說起往事,還很清晰:抗戰勝利后的第二年,14歲的她接到了好姐妹劉桂珍捎來的信,讓她到茂生堂藥局結拜干姐妹。到了那里結拜后,劉桂珍悄悄地告訴她們,自己在九宣閘與人和鎮村間秘密運送物資,是為共產黨辦事。運輸隊需要更多人,有危險,問她們愿不愿意干?姐妹們一聽說是為共產黨辦事,都興奮地表示愿意干!那時,共產黨正在運東開辟根據地,深受老百姓擁護。
▲張素貞,流河南街人,中國共產黨黨員,14歲參加革命,多次運送物資,積極向群眾傳播革命真理
時隔70多年,張素貞依然記得幾位姐妹的名字:劉桂珍、劉國榮、劉國珍、韓玉蘭、趙永貞。
▲劉子芬,人和鎮村人,14歲參加革命,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,多次為解放軍運送物資和情報
▲趙永貞,流河一街人,15歲參加革命,17歲傳播革命火種,給解放區運送物資,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
劉子江的大姐劉子芬也是這時候加入運輸隊的。她曾說,有一回她和劉國珍一起過九宣閘時,被查出了違禁物品,當時就被國民黨警察扣了起來。她們按照事先編好的話,說是給人和鎮警察局局長張文奎帶的東西,這樣才脫了險。張文奎也是共產黨地下黨員。還有一回,另外一人在運輸時被查到攜帶違禁品。敵人把她打得皮開肉綻,關了起來。后來,她裝瘋賣傻,才逃過一劫。除了上面提到的外,女子運輸隊的隊員還有張子茹、榮玉珍、高桂英、鄧大春、馬有芹、劉子蘭、曹蘭英、張俊蘭、曹蘭香、孫玉蘭、邵慶玲、姜秀明等。
歲月難掩風華 紅色傳奇浮出水面隨著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的貿易戰越來越激烈,運輸隊的成員也越來越多,已不限于小姑娘,不少小伙子也加入了其中。經過尋訪,現在可知的有歐世榮、陳其發、閆鳳祥、岳開清、申清智等。每當有大批貨物運到人和鎮村買賣街,共產黨地下組織就聯系運輸隊為解放區運送貨物。后來,冀中黨委派一名武工隊長來人和鎮領導這支運輸隊。運輸隊往來于解放區和敵占區之間,為平津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。在這個特殊戰場上,有的青年男女結成革命伴侶,從此攜手一生。青縣升官屯的王樹金,也是運輸隊的成員之一。解放戰爭中,她與一位解放軍連長相識,之后結為伉儷,后來隨軍南下,定居在湖南岳陽。
1949年天津解放后,運輸隊勝利完成任務,自動解散。運輸隊的女同志們,經歷了多年革命考驗,大多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。此時,她們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,婚后到了婆家,大多在村里擔任婦女工作,不久就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新中國建設中。新中國成立后,電影《紅色娘子軍》上映。村里人說,咱村當年的女子運輸隊,不就是大運河上的“紅色娘子軍”嗎?從此,大運河上“紅色娘子軍”的名字響亮一時。隨著時光的流逝,大運河上“紅色娘子軍”一度幾乎沒人知道了。如今,隨著尋訪的深入,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紅色故事,時隔大半個世紀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。
作者單位:滄州日報
圖片:王少華